推广 热搜: 电子  服装  创业  空调  轴承  家电  GPS  木门  供应  物流 

旅游经营者必须坚守企业社会责任

   日期:2018-04-29     来源:互联网    作者:发吧信息网    浏览:7    评论:0    
核心提示: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目的地和当地社区,都不能受到冒犯和侵害,唯利是图、违反道德标准的经营活动应受到政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目的地和当地社区,都不能受到冒犯和侵害,唯利是图、违反道德标准的经营活动应受到政府的限制和社会谴责

最近,英国媒体《卫报》因推出“围观”深受经济危机和难民危机困扰的希腊民众生活的旅游产品而遭到国际社会谴责,最后以宣布下架相关产品并发表声明道歉而告终。

今天,旅游业已成为颇受追崇的服务业,被誉为“创造幸福”的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设计精良、管理有方的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也是各国政府积极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旅游需求更加多元,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面对激烈的多重竞争,旅游经营商自然对社会需求变化更加敏感,不断创新产品以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不少企业更加重视“定制旅游”,推出深度游产品,以期提高自身竞争力、赢得丰厚的商业利润。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似乎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

然而,有一点需要注意,旅游经营商在满足消费者需求、赢得相应收益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牢记履行一个重要的义务,那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目的地和当地社区,都不能受到冒犯和侵害,唯利是图、违反道德标准的经营活动应受到政府的限制和社会谴责。

上述英国媒体的做法就是一个例证。英国《卫报》组织旅游者在希腊从萨摩斯岛至雅典一线,参观难民营,与民众接触,深入了解普通家庭在经济危机中的窘困状况,公开“消费”希腊之“凄惨”,美其名曰“破产观光游”。这对希腊人来讲,无异于伤口撒盐,而旅游者则是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当地人的苦难之上,的确如舆论所说,这是一种“缺德旅游”。这样的旅游同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的活动一样,都是有害的,甚至危害程度更严重。

近年来,在世界一些地方不时出现所谓的“黑色旅游”热潮,当然,不同地区或经营者对“黑色旅游”有其自己的定义或诠释。如果一些企业组织旅游者到火山爆发现场、龙卷风发生地、洪水流经地或战争激战前沿体验“黑色旅游”,或组织“赌博旅游”等,这是某些人的自愿冒险,其受害者多是旅游者本身,组织者的义务在于事先陈明危害,申明旅游者必须承担可能遇到的风险。

有的旅行社打着体验民俗风情的幌子,以猎奇为诱饵,组织游客到一些特定民族国家或地区,参观当地人的“丧葬过程”,有的要求按照游客的时间举办丧事,更有甚者还提出“重演”丧葬礼仪。不少强调死亡、灾难、暴力与悲伤的“黑色旅游”,打着“教育”“慈善”“爱心”和“真实体验”的幌子,实质上是带有明显政治歧视的“娱乐活动”,这些旅游活动的组织者往往多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把这些具有变态心理的特殊游客引向欠发达国家或蒙受灾难危机的地方。这样的活动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谴责。

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旅游经营商都不应当把一些人的痛苦和苦难当作另外一些人寻欢作乐的目标,不能赚这样的昧心钱。那些卖弄智商的行家里手,更不应当用这种歪点子,去亵渎和侵蚀为人类创造幸福的旅游业。
 
打赏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zyhoo.com/news/show-1578413.html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常见问题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上网做生意,就上发吧信息网.发吧,发吧,祝您生意发发!(c)2008-2022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发吧信息网(www.zyhoo.com)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